記得以前在上經濟學的時候,教授會請大家想一個情境問題,如果有8個人原始人漂到一座無人島上,島上甚麼猛獸或食物都沒有,只有一堆捕也捕不完的魚,這群人如果不想在荒島上虛度一生,他們只有兩個目標:

先想辦法活下去,然後逃出去。

接著教授告訴我們,這8人分成A、B兩個小組,每組4個人。第一天,兩組人先想辦法捕魚,要完成填飽肚子這件事,但他們用的是最簡單的做法,徒手去抓那些身體很滑的魚。從起床到夜晚太陽下山,他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捕魚和烹煮,第2、3、4天也同樣如此。到了第5天,他們捕魚的速度變快了,終於能在忙碌的一天撥時間來製作求救用的信號營火。

安於現狀,輸在安逸?

不過到了第10天,B組中有位成員想到,如果製作捕魚用的釣竿,是不是可以更快捕到一天的量?隔天B組讓其中一位成員去做漁網,其他三人專心徒手捕魚,而A組依然是4個人一起抓魚。當天,B組沒有時間去做信號營火,A組的人於是嘲笑B組的作法,認為他們不該浪費一個人去製作釣竿。

不過三天後,B組的釣竿製作完成,他們當天很快地就完成需要的漁獲量,4個人全心投入製作信號營火。

看到這邊,你覺得哪一組可以更快逃出生天?

pexels-photo-1058295

(示意圖)

時間、資源有限,找到變革是逃生關鍵

獲得大量魚貨的關鍵在於工具,B組並不是想要那個工具,而是看到了他們可以藉由更適宜的工具,快速地達到他們的目的捕魚及多出時間製作訊號,也許一開始看起來B組浪費了很多時間,但只要方向是對的、使用的工具是對的,最後的成效可能遠遠超過預期。

至於A組的人,嚴格說起來也不能說不對,他們依然是遵照著初衷,活下去並且逃出來,他們的做法也朝這目標前進。也許最後他們也會成功離開這座無人島,只是要花上更多時間。但資源從來不是無窮的,也許他們的效率會是最大的阻礙,在製作完信號營火前,賴以為生的魚已經被捕完了。 pexels-photo-1418347

(示意圖)

長尾效益v.s立即收益

這個經濟學的故事就是商業行為的縮影,現在各行各業都很競爭,大家在如何行銷、如何切預算的時候做的想的可能都大同小異,但是為什麼有人會得到不同的成果,有沒有想過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擁抱一個會徹底逆轉商業的變革方法呢?

「數據分析重長尾效益而不是立即收益」。DMP數據管理平台和CDP消費者數據平台針對通路、消費者、產品、銷售等單獨分析及交叉演算推論,著重的是數據科學辦案後的細膩求證及轉向,跟短線創造曇花收益但無法觀察永續脈絡的操作方式不同。最終拉開商業競爭距離的關鍵,在中間的過程是否勇敢接受變革,而最終才能收割在時間差上。

最好用短網址 WOOO : https://wooo.tw/overview